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2023年澳门必开一肖一码 > 新闻动态 >
请大家奔走相告,小编提醒此文末有粉丝福利,一定要看到最后喔~~~
记忆深处水酒香
寻“味”中国年
往事像一条河流,在记忆深处蜿蜒曲折,故乡的一景一物如河岸边的藤蔓层层叠叠,拨动着思绪的轻弦。故乡水酒的浓香,恰似河上泛起的粼粼波光,在无数个黑夜编织着我羁旅生涯的绵延乡愁。
展开剩余77%在我的家乡江西新余,有一种水酒,那是家家户户农闲时光必酿的饮品。岁末闲暇的光阴里,乡亲们站在瓷实的米瓮前,挽起袖子,仔细摩挲着白灿灿的饱满米粒,挑选着适宜酿酒的原料。米粒哗啦啦地从指缝间滑落,仿佛坛口倾泻而下的汩汩酒浆。水酒的馥郁芳香里,凝结着丰收的喜悦,挥散出待客的热情。
我自小在外公身边长大,记得每年腊月,最热闹的事就是准备各色各样的年货,有些是赶集买来的,更多是自家做的,比如糖片(由爆米花、豆粉、芝麻、花生、白糖熬制而成),麻花,麻糍,还有甘醇的水酒。最体现手艺功夫的,就是这水酒的酿造。外公是乡里中学教师,算当地的“文化人”。在他的教育下,我写得一手好字,每年年关都要帮街坊四邻写春联。当然,外公酿酒的功力或名气,甚至赛过了他“文化人”的名声。毕竟,酒一出缸,十里飘香,乡里乡亲闻香而动,总会在外公家门口流连忘返。美酒自当共享,随和大度的外公常常拉左邻右舍一起品尝,整个年过得热热闹闹。
《天工开物》里记载的酿酒技艺
酿酒是一门功夫,整个过程颇为讲究。必须精选上好的糯米,颗粒饱满、新鲜,不能出现虫蛀的坏粒,在清冽的井水里淘洗一遍后,倒入特制的大木甑,放在盛满井水的大锅里,添上山里砍来的木柴,旺火呼呼烧上两小时,蒸熟的米香逐渐溢满整个屋子,勾出了大伙肚子里的馋虫。小孩必定围在灶旁久久不肯离去,敲着瓷碗,就为等那口蒸米吃。熟米出锅后,舀一碗,加点白糖,杵烂,打发痴缠已久的小孩。
这地里长出的粮食,经这么简单加工,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,那绝对是孩子们争抢的美食。
米蒸熟后,倒入直径一米多的大陶缸,取来作为引子的酒饼,捣碎,用开水冲泡,洒在糯米上,再在中间挖个碗口大小的窝,放进一个竹篓,作为发酵气流上升的通道,最后盖上草蒲团。蒲团也是有讲究的,一般为两寸厚,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,最后用棉被捂紧实。
酿酒虽为农家寻常手艺,却有着充满仪式感的庄重,一切都要恰到好处。封存妥当的酒缸,怕脏,怕动,一般放到楼上,避免小孩靠近。几天后整个房间清香弥漫,甚至越出墙外,牵动着街坊四邻的鼻子,勾起大伙品评的热情。掀开草蒲团,团团酒香轰然冒起,扑面而来简直要把人熏晕,引得人垂涎三尺。细看那缸酒,色泽稍浊而质感清冽,慢慢从酒糟中渗出来,活脱脱酿出了农家人丰收后的充实和欣喜。
乡村对水酒的品评自有一套流传千年的标准,酒不能太甜,要略带苦味,不能太酸,酸就成醋。简单的评价准则,不偏不倚,透出农人质朴的智慧。记得有一年,酒未开封时我好奇地掀开了蒲盖,跑漏了点气,结果酒出缸后就有点酸味,挨了外公一顿臭骂。以前,家家户户一般要酿两坛酒,每坛50斤左右,密封好,一坛留春节待客,一坛藏于家中,慢慢品饮。
记得我考上大学那年,家里十分欢喜。按习俗,上大学要办酒的。盛夏时节,外公在狭窄的厅堂里宴请老师和宾朋。那个年代,酒席比较简陋,没有山珍海味,但有拿手农家菜,再添上一大壶自家酿的水酒。八仙桌上摆满大碗,倒上酒,顿时酒香四溢,亲朋好友啧啧称赞。
江西新余的水酒
时光荏苒,一晃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,经历了无数事,也喝了无数酒,却始终忘不了老家的那口水酒。有时回乡,走在古朴的小巷间,我总能不经意捕捉到水酒的清香,过往记忆滚滚袭来,竟惹得泪湿眼角。
那充满成长记忆的水酒,浓浓的,香香的,恰似我别家离乡的浓郁乡愁!
征稿启事
发布于:北京市
下一篇:AI中的思维链技术介绍
